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厥字性瓬I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上闋寫自己背井離鄉,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戰火紛飛,不覺涕淚沾巾。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歷。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叭f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下闋寫眼前蕭條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辭鄉去國的愁思。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罩,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里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凄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叭章洳ㄆ?,愁損辭鄉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愁的時刻,對于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凄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這里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動靜交錯,色調蒼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楓葉蘆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詩人的凄楚情懷,同時也流露出了對國事的忡忡憂慮,唱出了時代的悲涼之音。
譯文
乘舟避難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獨的浮云。穿梭在連綿的煙塵之中,回首中原已淚滿襟。
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怨恨離開了家鄉。注釋
彭浪磯: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南岸。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這首詞題為“彭浪磯”,是在靖康之變后,詞人離開故鄉洛陽南下避難,經江西彭浪磯往兩廣途中創作的。
-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311篇詩文 詳情
賞析
參考資料:張惠民.宋代詞學資料匯編.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72頁
譯文及注釋
參考資料:陳長喜.中國歷代詞曲賞讀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09月:第332頁
創作背景
參考資料:周克乾.最美的宋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05:第104頁
作者朱敦儒簡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凌絲文學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名句分類
- 「愛情」
- 「春天」
- 「廬山」
- 「寫風」
- 「女子」
- 「勵志」
- 「鄉村」
- 「春節」
- 「寫鳥」
- 「梅花」
- 「寫酒」
- 「友情」
- 「夏天」
- 「泰山」
- 「寫云」
- 「父親」
- 「哲理」
- 「田園」
- 「元宵節」
- 「寫馬」
- 「梨花」
- 「寫茶」
- 「離別」
- 「秋天」
- 「江河」
- 「寫雨」
- 「母親」
- 「青春」
- 「邊塞」
- 「寒食節」
- 「寫貓」
- 「桃花」
熱門名句
-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賀鑄
-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
-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佚名
- 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佚名
- 凡與敵戰,三軍必要得其地利,則可以寡敵眾,以弱勝強。--佚名
- 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茍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佚名
- 舍其所爭,取其所棄,不亦君子乎?--佚名
熱門詩詞
- 周玄初來鶴詩--席應真
- 送秦豫齋南歸領教安仁--何景明
- 秋晴--謝鐸
- 南歌子(童嶺作)--洪適
- 夜過伯初見三彌案頭有司馬景和碑內夾和杜五古一首三彌作也喜而賦贈將索損軒同年和以張之--陳琇瑩
- 初到臨平見山二首 其一--李綱
- 朝中措(漁父十首)--張掄
- 題木石圖--劉崧
- 法會三日上之臨幸十三日天雨娑羅樹子近臣得之以奏獻焉十四日詔皇太子諸王同觀法會賦迎駕--夷簡
- 周玄初來鶴詩--席應真
熱門成語
- 百順百依 [bǎi shùn bǎi yī]
- 才高運蹇 [cái gāo yùn jiǎn]
- 大喊大叫 [dà hǎn dà jiào]
- 倒持泰阿 [dào chí tài ē]
- 德薄才鮮 [dé báo cái xiān]
- 貂蟬滿座 [diāo chán mǎn zuò]
- 吊古傷今 [diào gǔ shāng jīn]
- 跌蕩不羈 [diē dàng bù jī]
- 發人深省 [fā rén shēn xǐng]
- 飯來開口 [fàn lái kāi kǒu]